澳门线上国际网站官网

04
2025-05

澳门线上国际网站官网: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辽阔西部,群山逶迤,大河奔涌。

   进入新时代,内陆腹地变开放前沿,引资洼地成创业高地。与周边10多个国家接壤,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资源禀赋,在新的历史坐标上,西部地区发展前景广阔,未来可期。

   “希望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练就过硬本领,发扬奋斗精神,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孜自治州阿图什市哈拉峻乡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全体队员回信,向全国广大青年致以节日:夭⑻岢鲆笄衅谕。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广大青年“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

   党有号召,青年有行动。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满怀热情地奔赴西部地区,让最美的年华在西部热土熠熠生辉。

追梦

   “同人民一起奋斗,青春才能亮丽;同人民一起前进,青春才能昂扬;同人民一起梦想,青春才能无悔”

   青年者,国家之魂。青年树立远大理想信念,关系自身发展,更关乎民族未来。

   “青年时代树立正确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十分紧要,不仅要树立,而且要在心中扎根,一辈子都能坚持为之奋斗。这样的有志青年,成千上万这样的有志青年,正是党、国家、人民所需要的。”习近平总书记谆谆教导,深切关爱。

   西北戈壁,钻井井架矗立,机器轰鸣。

   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2020年毕业季,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118名即将到新疆基层就业的大学生,在离开母校之际,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了大学四年学习和思想上的收获,表达了扎根西部、建设边疆的坚强决心。

   “得知你们118名同学毕业后将奔赴新疆基层工作,立志同各族群众一起奋斗,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西部建设者,我支持你们作出的这个人生选择。”

   习近平总书记给他们回了信,信中不仅有对118名同学的关怀和鼓励,更有对全国广大高校毕业生的嘱托和期许,勉励大家“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为党、为祖国、为人民多作贡献”。

   “同人民一起奋斗,青春才能亮丽;同人民一起前进,青春才能昂扬;同人民一起梦想,青春才能无悔。”青年只有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才能更好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

   到西部建功立业,既是理想的召唤,也是时代赋予青年的崇高使命。

   雪域高原、巍巍群山、滚滚江河……占国土面积七成多,西部地区“在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举足轻重”。

   发展西部、建设西部,背后有着深远眼光和战略统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西部大开发是一项世纪工程。我们要保持战略定力,继续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稳扎稳打,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力谱写西部大开发新篇章!”

   “时间之河川流不息,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

   推动西部大开发,青年是重要参与者,重任在肩。

   作为社会中最有生气、最有闯劲、最少保守思想的群体,广大青年蕴含着改造客观世界、推动社会进步的无穷力量。这一披坚执锐、敢打善拼的群体,正是推进西部大开发的生力军和突击队。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寄语广大青年,勉励他们前往基层、西部地区,让理想信念在创业奋斗中升华,让青春在创新创造中闪光。

   2013年12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回信,对他们“走进西部,走进社区,走进农村,用知识和爱心热情服务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感到十分欣慰,肯定他们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中收获了成长和进步,勉励他们弘扬志愿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勉励大学生村官“热爱基层、扎根基层,增长见识、增长才干”;充分肯定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参加走进延安、服务革命老区的“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嘱咐大学生“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鼓励在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实习的西藏大学医学院学生“毕业后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以仁心仁术造福人民特别是基层群众”……

   毕业于北京大学的广东姑娘张颖怡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给青年的回信后,毅然决然报名西部计划,来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浙大邵逸夫阿拉尔医院。“一封是总书记给在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实习的西藏大学医学院学生的回信,另一封是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回信,这两封信让我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张颖怡说,当时挺迷茫、没冲劲的她,读到总书记勉励青年的话语深受鼓舞,一下子点燃了心中的激情,让她下定决心前往西部、逐梦西部。服务期满后,她继续扎根新疆,考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卫健委工作,为当地卫生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张颖怡的微信头像是一株绽放在蓝天下的新疆棉。她说:“我希望像新疆棉一样,纯洁、坚韧、昂扬向上,青春无问西东,奋斗自成芳华。”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奉献的人生最充实。

   越来越多的青年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奔赴西部大地。他们扎根广袤田野,守护绿水青山,点亮山区教育的希望……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广大青年勇敢逐梦、砥砺前行,书写着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青春篇章。

创造

   “勇于到条件艰苦的基层、国家建设的一线、项目攻关的前沿,经受锻炼,增长才干”

   广袤西部,干事创业的沃土。

   2024年,西部地区生产总值28.7万亿元,占全国的21.3%,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新的动力源。

   1997年,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同志亲赴西海固进行扶贫考察,下定决心推进对口帮扶,让“山”与“海”结下深厚情缘。此后,闽宁协作深入实施,一批又一批有志青年西行塞上,挥洒青春和汗水。山海携手,圆梦小康。如今,昔日“干沙滩”变成了“金沙滩”……

   经略西部、破解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的大事。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擘画引领下,西部地区迎来新的发展良机。

   青年扎根西部、建设西部,习近平总书记予以充分肯定、寄予无限希望。

   “好青年志在四方,要鼓励高校学生把视线投向国家发展的航程,把汗水洒在艰苦创业的舞台,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做成一番事业、做好一番事业。”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桃子汉化组移植游戏大全上发表重要讲话,勉励青年人到基层、到西部干事创业。

   “入学一年来,你们通过课堂学习和支教实践,增长了学识,开阔了眼界,坚定了到基层教书育人的信念,我感到很欣慰。”2022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师范大学“优师计划”师范生回信,对他们寄予殷切期望,“毕业后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努力成为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

   …………

   在习近平总书记关心鼓励下,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豪情满怀,把理想转化成行动的力量,“勇于到条件艰苦的基层、国家建设的一线、项目攻关的前沿,经受锻炼,增长才干”。

   云南大理洱海边的古生村,来自中国农业大学的一群师生在这里“安家”,成立科技小院——保护洱海,发展绿色农业,让老百姓腰包鼓起来。

   生长在古生村、正在中国农业大学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专业读研的何敏燕忙得不可开交。鲜食玉米种植关键期,针对长期困扰农户的“施肥过量、密植不当”等问题,科技小院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讲课的正是何敏燕。

   “要注意种植密度,一亩地控制在4500株左右;最好育苗移栽,点播出苗率不高,还耗时耗力……”何敏燕用当地方言讲得仔细,村民听得认真。“就像和自家闺女聊天,一听就懂!”村民们说,熟悉的语言一下子拉近了师生与村民的距离,这样的培训大家都喜欢。

   下地干活、科普培训、乡村伴读、助农增收,为帮助村民解决问题“头脑风暴”到深夜……在村里,何敏燕和同学们过得很充实。与农民深入交流,大家能发现很多农业生产一线的问题。躬身实践找答案,科学研究找办法。解决了问题,获得了真知。一项项实用技术,既是师生们的科研成果,也是乡亲们的增收法宝。

   随着科研人员、教师和青年学生来到古生村,高人气带旺了财气。

   科技小院师生调研村里的古院落、土木结构,挖掘文旅亮点,助力村民增收。“白族刺绣是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我想把它传承下去。”村民杨金鱼说,科技小院的师生帮她联系成熟的工作室改进刺绣工艺、积极对接市场、拓宽销售渠道,让她发展信心更足。

   一个个科技小院,架起了学:吞锛涞赝返那帕。不少青年学子主动来到西部地区,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让科研成果在广袤的田野落地生根。

   “现在,村民遇到难题常会来小院找办法。”何敏燕说,小院虽“小”,力量很大。这让她进一步坚定了想法:“毕业后留在家乡工作,为保护洱海、助力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力量。”

   “得知大家通过学校设立的科技小院,深入田间地头和村屯农家,在服务乡村振兴中解民生、治学问,我很欣慰。”2023年五四青年节前夕,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收到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他们读了一遍又一遍,用心记下总书记的谆谆教诲:“青年人就要‘自找苦吃’,说得很好。新时代中国青年就应该有这股精气神。”

   好儿女志在四方,有志者奋斗无悔。

   青年将个人理想与国家战略、人民需求紧密结合,扎根西部这片热土,为当地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创造力。

   5月上旬,呼伦贝尔大草原一片勃勃生机。

   内蒙古自治区新巴尔虎右旗克尔伦苏木芒来嘎查党支部书记米吉格,正和牧民们忙着接羔。

   “我们畜牧专业合作社有5000多只羊,已经接了2000多只羊羔。”米吉格介绍,春天接羔,秋天卖羊,大伙儿日子有盼头。

   2013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叮嘱蒙古族青年代表米吉格,既要保护好大草原,又要带领牧民们致富。

   回到家乡,米吉格带领大伙儿成立新型股份制畜牧专业合作社,推动传统放牧养殖向高效、集约、生态化方向发展,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牧民收入。同时,芒来嘎查立足资源禀赋,发展生态旅游业,更多牧民吃上了“旅游饭”。

   如今,嘎查发展好了,更多年轻人回到家乡,也为守护北疆贡献着青年力量。

   选择西部,扎根西部,建功立业。

   一批又一批有志青年来到西部,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人生舞台。数据显示,西部计划实施20多年来,累计招募派遣超过50万名大学生志愿者;截至2024年8月,特岗计划为中西部地区22个省份1000多个县的3万多所乡村学校补充了约115万名教师;“三支一扶”自实施以来,为农村基层输送了大量高校毕业生,他们在支教、支农、支医和帮扶乡村振兴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广大青年充分施展才华抱负,获得历练成长,也以活跃的创造,助力西部地区面貌改变,发展更上台阶。